來到鹿港,別的很多,廟宇更多,名列古蹟的廟宇當然也不在少數,現在要來認識的就是天后宮。
在台灣的民間信仰中,媽祖算是相當大的一支,大甲鎮瀾宮、北港天后宮、鹿港天后宮、鹿耳門大天后宮、澎湖天后宮,都是終年香火不絕的百年古剎,信眾遍布各地,兩岸同歸一宗。
鹿港天后宮(又名舊祖宮或聖母宮)的創建,始於清初,原廟位於現址北側,古地名「船仔頭」附近(今北頭三條巷內)。天后宮的創建年代並未有明確的史料記載,然而在台灣開墾的初期,只要有閩南人的地方,大多已有祠祀媽袓。由嘉慶21年(1816)「重修鹿溪聖母宮碑記」得知:「……聖母宮……顧自創建迄今,百有餘年……」此碑文即說明鹿港天后宮創建年代應在康熙55年(1716)之前。
康熙年間台灣中部移民日益增多,對於保佑航海平安的媽祖信仰益加虔誠,鹿港的媽祖廟便顯得過於狹小。雍正3年由施世榜獻地,遷建媽祖廟於現址處,地方人士為感念施世榜的善舉,於天后宮右廂廊內供奉施世榜的長生祿位。
鹿港天后宮在嘉慶年間稱為「聖母宮」,乾隆52年(1787)大學士福康安於鹿港港墘興建媽祖廟,此廟為乾隆皇帝所敕建的天后宮,是清朝官方所祭祀的廟宇。為分辨這二座媽祖廟宇,鹿港聖母宮被鹿港人稱為「舊祖宮」,官建媽祖廟則稱為「新祖宮」。
好了,你也知道鹿港有舊祖宮,也有新祖宮,找個時間過來走走,順便區隔一下兩者有何不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