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北斗鎮歷史最悠久的土地公廟在哪裡?答案是位於斗苑路、福安巷交叉口的福德祠,又名「北斗開基祖廟福德祠」,建築主體雖歷經多次修茸,但因具有相當歷史價值,因而日前通過文化局文資審議,登錄為北斗鎮第7處法定文化資產。
北斗開基祖廟福德祠相傳初建於康熙58年(西元1719年),北斗建街後,地方仕紳將原有的小祠整建為較有規模之土地公廟,主祀東西南北中五方土地神祇,地方耆老俗稱:北斗閣街福德正神。
北斗開基祖廟福德祠主祀神為福德正神,為北斗街內規模最大的土地公廟,它的建廟歷史與當地信仰中心奠安宮息息相關,相傳東螺街(今溪州鄉舊眉、圳寮村一帶)先民因水患、械鬥等因素,遷徙至現今北斗街,街民於嘉慶11年(西元1806年)奠安宮現址重建媽祖廟,之後北斗街的發展便以媽祖廟及福德祠為中心。嘉慶13年〈東螺西保北斗街記〉提及:「其北一段,中建天后宮,南嚮,西北建土地祠,所以崇明祀,庇民人,禮之重也。」文中天后宮即今奠安宮,而土地祠即福安宮,可知北斗開基祖廟福德祠與奠安宮乃是北斗建街時籌畫的指標性廟宇,具有相當的歷史定位。
據文史工作者謝瑞隆指出,福德祠是北斗街土地公的開基祖廟,依漢人的習慣,每新移到一個地方必先祭拜地基主,由戶擴大成街或村里才會設立一間土地公廟,而媽祖廟通常是已經形成繁榮的街肆才創建,據此推論,福德祠在北斗街的創建歷史更早於奠安宮。
本廟為北斗鎮街區內最大的土地公廟,廟名福安宮,外觀特徵為單進單開間建築,前埕於近年新設一座牌樓。福安宮正殿前有一座拜亭,正殿正門門板上方有精緻的花鳥木雕,門楣彩繪為民國76年重修時新繪,兩旁的廟聯書「福安豐和佑興寶島 德祠樂利境泰北斗」,內則供奉土地公與土地婆。祭祀圈包括北斗街全境,而以新政里為主;例祭日有每年農曆2月2日、8月15日、12月16日,其中尤以8月15日最為盛大。
據北斗鎮長表示,過去福德祠因被住宅及攤販團團圍住,廟前小吃攤聚集,以致目標並不明顯,名氣也不大,經廟方與店家溝通,店家答應遷往對面營業,原空地目前已整地完成,還打通一條巷道聯接中華路與斗苑路,這裡預定年底前打造成廟埕活動廣場,屆時可與北斗奠安宮的觀光動線連成一氣,未來繁榮可期。
|